找到相关内容1219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心灵环保》——济群法师

    佛教中所说的出离心,它能够使我们由此而获得解脱。佛教讲到的解脱,是相对执著而言。执著有我执和法执两种,它能使我们的心灵受到束缚,使我们的眼界变得狭隘。 佛经说,我们的心是“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整个...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20576077.html
  • 佛学常识

    名曰‘解脱’。这样广大成就,普遍度众,所以称是‘大乘’。 声闻、缘觉证到阿罗汉果,便为满足,只不过脱了分段生死,得了一半解脱。其余的般若、法身,尚未思证,对于度众,还未发心,这样成果,比佛狭隘,所以称...

    佚名

    |论坛精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081176413.html
  • 人生格言

      2. 不经理智判断的决策。   3. 冥顽不灵的个性 。   4. 狭隘无情的心胸。   检查看看,我们随身携带几根火柴棒? ”   第三是“是非不辨,好坏不分”   人因为不明是非、好坏、所以...

    达义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135177293.html
  • 朱熹的儒佛之辨

    本体论、心性论、境界论、工夫论和修养论的开发,其目的在于对抗佛教的影响。然而,朱熹不承认三教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的客观事实,他的理学体系也就难免走向狭隘和封闭,客观而言,它就不可能真正包容三教、成为封建...

    刘立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135277295.html
  • 明记宗旨 建立目标 不忘发心

    社会上更多的人,将三宝的温暖和光明传递给更多生活在痛苦、迷茫中的人们。与此同时,在团体的带动下,不分亲疏、不论贵贱、平等助人的过程当中,狭隘的心胸就容易敞开,大悲心、菩提心便容易长养。   人与人之间...

    学诚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142477361.html
  • 葛兆光:中国(大陆)宗教史研究的百年回顾

    很少考虑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的结合,它们似乎只是为了叙述某种历史上的现象而探讨宗教史。其实,如果我们改变这种狭隘的宗教史思路的话,很多资料是可以进入宗教史研究领域的,所谓"二重证据法"说了几十年了,好象...

    葛兆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072378425.html
  • 夷夏之辨与三教关系

    佛教在夷夏之争中处于绝对的理论优势,中土也逐渐认识到夷夏之辨的狭隘和不智。   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是在多种文化成分的不断融会整合中蔚为大观的。成功地融合吸收外来的佛教文化,显示了中华文化海纳百川、...夷夏之辨的狭隘和不智。   最后,还要指出的是,夷夏之辨本身虽然不是一个哲学问题,但却是儒释道三教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传统文化观念和态度的一面镜子,对今天仍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佛道之间的...

    刘立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482078568.html
  • 真言宗小史 二

    建立小传法院。自此上人每得睿信,(64)屡奉谒。小传法院狭隘。不能修传法大会。奏得俞旨,别建大传法院;密严院。落庆供养时,鸟羽上皇幸临。导师倩西院信证勤之。时长承元年(南宋绍兴二年)十月,上人三十七岁也...

    王弘愿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255480041.html
  • 寻找敦煌的海外游子--流失海外敦煌西域文献文物的编纂出版

    ,真正成为十分信赖的朋友。  但是,天空并不总是晴朗。国外的东方学专家不乏有披荆斩棘的斗士,以学术为天下公器的有识之士,但也有一些抱有某种狭隘心理的人,竭力阻挠本应属于中国的敦煌西域文献的公布;他们说...

    府宪展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6351180578.html
  • 从比较的视域看世界伦理与宗教对话——以东方智慧传统为重点

    人权、女权思想观念结合的契机,并脱出狭隘的人中心思想的窠臼,恢复人──宇宙中心,即所谓天人合一,思想的睿识。   由一个比较的视域,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传统的资源与限制之所在。为了救亡图存,我们...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7093780788.html